最近又買了一個Le Creuset鍋,在德國亞馬遜網上買的四公升「小紅」。
我買第一個小藍的時候,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買這麼笨重的鍋。那時候的原因是:我沒有大鍋(小藍是該牌的經典dutch oven,五公升)、我沒有厚重的燉鍋、這個鍋可以拿來做麵包。最重要的是:我在美國outlet發現它的時候它實在太便宜了,只要99美金。(那時候的原價200多)
目前分類:隨便吃 (22)
- Dec 27 Mon 2010 05:00
第二個Le Creuset鍋
- Nov 03 Wed 2010 22:50
山寨版壽司
上週的某一天晚上,M突然冒出一句:「我八個月沒吃壽司了!」
在這裡並不是買不到或者吃不到壽司,而是我們選擇不吃不買。原因很簡單:我們在Princeton吃慣了新鮮又便宜的壽司,我寧可不吃也不想花大錢吃不好吃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這裡沒吃過日本料理,中國菜一起吃過一次,極為普通;我去蘇黎世上課時吃過一兩次,很不錯,但是不可能專程坐火車去。
- Jun 17 Thu 2010 02:27
廚房實驗+主婦的好幫手
這幾天一直都在廚房做實驗,嘗試做新東西。讓我開始「振作」起來的原因之一是上週末去買了打蛋器/食物處理機/迷你果汁機。我在美國時的打蛋器和食物處理機是分開的兩個小機器,上週買的這個是百靈出的,利用打蛋器的主機體驅動食物處理機和迷你果汁機,附兩種攪拌棍,打蛋的和和麵的,所以包裝上寫的是四合一。有食物處理機實在太方便了,可以快速切碎東西。夏天是羅勒和蕃茄的季節,有了食物處理機我又可以做青醬了,希望陽台上的羅勒快快長高!
這幾天嘗試的食譜主要來自MASAの料理ABC。這個網站是朋友推薦的,我在facebook已經又推薦給一些朋友。我在Princeton時常看,可惜那時太忙,根本無心做飯。現在到了瑞士有時間了,很多食材卻買不到了;因此這幾天做的是兩種點心和「和風洋食」可樂餅。我蠻喜歡和風洋食,日本人改良出來的常常比道地的洋食更合東方人口味。但搞笑的是我其實從來沒吃過可樂餅!所以我雖然覺得自己做出來的吃起來不錯,但因為沒有比較,不太客觀。
- Jun 10 Thu 2010 04:22
買菜
搬進新家將近一週,東西陸續就位(還在等大件家具),飲食也漸漸規律。我離開美國前的兩週住在阿姨家,跟著他們吃飯;搬到阿姨家以前是期末大作戰,不是外食就是在家裡隨便亂做東西吃。所以到了新家要自己張羅三餐很不習慣,將近一個月沒認真做飯,切起菜來都很生疏。
到了瑞士自然不敢妄想會有和Princeton一樣方便的各類超市;我們最常去的Migros是瑞士的連鎖超市,到處都可以看到。M剛到伯恩時我派他去勘查物價菜價,因為我很擔心菜價會是美國的倍數。M的回報是:「差距不大,基本上跟Whole Food的價錢差不多,比一般超市貴個10%左右。」讓我放心不少。
- Jun 07 Mon 2010 22:02
外食
我們住在Princeton時經常外食,一方面選擇多,另一方面M大概覺得我做的菜總是千篇一律吧!同樣一盤清炒豆苗,餐廳大火炒的當然好吃。或者他就是喜歡去外面吃的調調。下班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我們去哪裡吃?」為了這個我們吵過很多次,我覺得一個禮拜外食一兩次就很奢侈了;我媽說我太無聊,老公不想讓我勞累下廚房我還拼命把活兒往身上攬。殊不知在美國外食可不比台灣啊!
知道要來瑞士生活後M也知道外食的好日子不多了,因為他來面試時老闆請他在餐廳吃飯,「又貴又吃不飽」是他的評價。他三月先來上班以後自己一個人也不會上餐廳,頂多只是在附近的pizza店吃午餐。一個pizza要價13瑞郎(差不多11塊美金),嚇得我叫他快別吃了,自己從家裡帶三明治比較划算。
- Jan 30 Sat 2010 11:35
烤鮭魚
烤鮭魚並沒有什麼好說嘴的,只是今天我用的是broiler。每次看到食譜裡提到broil都很疑惑,但又懶得去查(真的太懶了),今天終於知道是什麼了,哈哈。
看網路上圖片,是可以直接把食材放在那個盤子上,但是因為我今天才第一次發現這個盤子,所以還是墊了一個烤盤。(其實我之前舊家的烤箱裡也有,但是我完全不知道用途)。
- Jan 18 Mon 2010 11:53
法式洋蔥湯
昨天晚上M挑戰奶油燉雞之後,今天晚上換我挑戰洋蔥湯。(突然發現這兩天消耗掉好多洋蔥喔,是誰告訴我伯恩是洋蔥之都?可能我潛意識裡在默默準備吧!)我們之前看Julie Child的烹飪節目時就看過她的洋蔥湯教學,感覺只有一個:這作法不難,但是超級耗時耗力。首先必須切很多洋蔥,今天我用了三個,覺得已經達到食譜上說的量了,但煮成湯就發現其實可以加更多。因為洋蔥要炒軟,炒到變得很小很小,只有當初的五分之一不到。而在炒洋蔥的過程中需要不時攪拌,等到一鍋白色的脆洋蔥絲變成棕色的軟洋蔥泥,攪到手快斷了。
在做洋蔥湯的那一段教學節目中,Julia Child還示範了磨刀和切絲的技巧。因為刀要利,切絲的時候才不會淚流滿面。她傳授的切絲技巧是我早都知道但是永遠也學不會的—左手四指扣成鷹爪狀抓住洋蔥,右手一邊快速的切左手一邊快速的退。管家公M一邊看教學一邊對我說:「你看要趕快學起來這樣就可以切得很快。」我心想老娘早都知道了還要你教訓啊!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左手要怎麼扣成那個樣子,那真的很難把食材抓緊耶,更不用說還要往後退了!每次我左手都先擺好姿勢,可是右手一開始切左手馬上自動歸回原位(也就是四指伸平等著被剁掉的姿勢)。我猜這大概是心理因素,因為我從來不在乎切菜的速度;我很喜歡切菜,有一陣子,切菜甚至是我抒解壓力的方式;把所有的東西(尤其是蔬菜)切成細絲排列好讓我非常有「完成感」,花多長時間都沒關係。今天我本來抱著切五個洋蔥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切了三個就已經差不多了。而且,我必須要說,切洋蔥不會流淚的時候,我覺得切十個也沒啥了不起。
- Jan 17 Sun 2010 11:07
廚房新手挑戰Julia Child
看過前陣子上映的電影 “Julie & Julia”的人對我這標題應該不陌生,今天這件事就在我家廚房上演了!
這要從聖誕節前說起了。今年我收到的聖誕禮物是美國名廚Julia Child的兩大冊巨著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和Julia在七十年代錄製的電視烹飪節目DVD,讓我大為驚訝。原來M為了找合適的禮物大傷腦筋,就把腦子動到食譜上了。自己不知道怎麼搞的找到這兩冊書,又把Julia Child這個人稍做了一點研究。送禮前搞得神秘兮兮,那時剛好Julie & Julia在美國上映,他還故做輕鬆地提起這部電影。我當時沒想太多,還以為他在家太閒連這種資訊都吸收了。一直到收到禮物才真相大白。
- Jun 26 Fri 2009 03:29
因錯誤而產生的餅乾
- Jun 16 Tue 2009 03:16
新菜上桌:玉米濃湯Corn Chowder
- Jun 07 Sun 2009 09:20
新菜上桌:煎羊排配優格醬
- Apr 13 Mon 2009 04:28
水煮魚?
最近因為看「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的blog去買了一本她推薦的食譜:Alice Waters寫的The Art of Simple Food。內容果然像推薦者說的一樣,讀起來非常流暢。作者從廚房裡必備的醬料食材開始介紹,再談到各種做菜的方法。對西菜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看看,裡面不但有食譜,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樣做」。
(圖片來自Amazon)
- Mar 29 Sun 2009 06:02
周五晚餐:煎雞胸配蘆筍
- Mar 19 Thu 2009 07:42
第一次做麵包
- Mar 08 Sun 2009 05:22
自己做pizza
- Jan 31 Sat 2009 07:14
第一次試做牛排醬汁
話說兩週前在costco買了大盒牛小排並且做了一次以後,我就一直在想還可以怎麼料理。這週是春季開學前的最後一週假(對,我還在放寒假的一部份),所以有閒上網亂逛,逛到food network去找食譜。我很喜歡看Giada De Laurentiis主持的Everyday Italian,不會特別去等,但是只要開電視轉到都會看完。喜歡Giada的節目一方面因為義大利菜好吃,她教的作法也好像都很簡單。另一方面就比較現實:Giada算是個美女,我也喜歡她的廚房風格,所以畫面很好看。不像其他food network的大廚,印象最深的其中一位是非常聒噪粗獷的大叔,似乎很受歡迎,節目理一堆觀眾拼命鼓掌,還出了很多廚具;另一位是操濃重南方口音的大媽,教的菜也偏向美式媽媽風格,我如果轉到她的節目,看看笑笑她的口音大概就會轉台。(我真是只注重外貌的膚淺觀眾啊!)
話題轉回食譜。Food network提供不同主廚的食譜,還可以根據關鍵字搜尋;我在Giada的食譜裡看到一個紅酒醬汁的作法,就決定來實驗。
- Nov 03 Mon 2008 09:24
最近的菜
秋假前的兩週忙亂如打仗,根本懶於做飯,可是因為現在有人陪我吃飯,就有機會嘗試新東西,或者做一些新投資。
這兩個月來的最大嘗試大概算是魚子醬(cavier)了。看起來黑黑的一坨,有點恐怖吧!
- Mar 29 Sat 2008 06:42
新甜點:日式輕乳酪蛋糕

這也是在小螞家學到的,據說是她學姊傳授的食譜。我一般做的都是美式重乳酪蛋糕,底部還有硬硬的殼的那種;好吃但是比較膩,口感紮實。小螞傳授的是日式口感,鬆軟綿密,很香很好吃,而且感覺不膩,很像「在台灣吃到的蛋糕」。
- Mar 10 Mon 2008 03:44
新菜上桌:客家小炒

這個學期以來一直都懶,懶得玩懶得出門懶得工作,連做飯都懶。以前總要嘗試做一兩個新甜點,現在連實驗精神都沒有了。加上右手臂經常疼痛,更是個不做飯的好藉口,每天隨便做兩個菜混了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