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年末出生的缺點是:明明剛過完29歲生日不久,新的一年就來臨。周圍的人都紛紛開始為30這個整數關卡皺眉頭,我也感染了氣氛,出現30症候群,30焦慮症,然後某一天算算日子,頓悟「ㄟ我才剛29應該不要把我算在內吧!」

我其實倒還寧願一下子變成31算了,29、30這種數字,一個像懸崖邊落下的石子一般恐怖,一個像面向無垠草原的隘口一邊令人徬徨。這種邊際性的年齡,面對不知往何處走的下一步,我在這個詭異的時機開始看朋友推薦的小說「東京鐵塔」。

我25歲以後總是避免看悲傷的故事,是不想讓心情沈重,讓電影、小說等所有文字和影像純粹只是讓我開心的娛樂;所以這本小說儘管聲名大噪,我一點都不想買來讀。去年生日時(聽起來好像很久以前了,其實只是兩個月前)我請朋友們推薦好書寄來,「東京鐵塔」就出現在包裹中,是朋友「落淚推薦」的好書,書皮上一堆日本讀者的feedback看得我頭皮發麻,真不懂出版商在想什麼。也許把許多「感動」「超棒」「無法言喻」放在封面會刺激買氣吧!但是對我這種愛唱反調的人來說,這些頌辭只讓我更堅決地把這本書往書架最上層送。直到其他書都看完了才拿下來,趁著開學前每天晚上看一章。

昨天晚上看完了。我覺得寫得很好,但是我沒有哭,只有感慨。感慨的不是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畢竟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不在人的管轄範圍中;感慨是因為細細思考了許多事情而發出的幸福的和寂寞的感慨。

回頭看過去的28年,我的生活一路平順。求學過程很順利,找工作也都如我所願;有要好的朋友,沒有被壞人陷害的經驗;挨餓受凍沒在我的生活出現過,食衣住行每一方面都能維持一定的水平。誰都不能否認這是相當理想的人生。

我媽總是說:孩子不能選擇父母。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支持她成為好母親的格言:在父母的決定下出生的孩子既然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那麼做父母的就應該盡責養育子女。她不是逆來順受的女人,也不是可以予取予求的母親,但是她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在天涯若比鄰的時代,即使隔著海洋也能及時通話,我們向來都保持著聯繫。

我總是說:我是個自私的人。這自私意味著愛自己勝過任何人,我媽總是點頭表示認同,並開玩笑的對我發出批評。

從小我就很想趕快長大,不像很多人抱有「永遠當小孩」的夢。長大了以後想趕快獨立,在經濟上獨立,然後我就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開始正式工作以後從來沒拿錢給父母,是因為他們在經濟上不需要我的補貼。有了錢的我會買些生活用品或禮物回家,錢是我的工具,為我服務,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給誰買就給誰買。我需要的,我想要的,我都要擁有,因為人生苦短;我甚至說過:要痛快地活。如果能擁有心中理想的生活,即使下一秒就橫死街頭,我也無憾。

有時候,心情消沈的時候,會覺得人的存在沒有意義。世界總是以一樣的模式一樣的速度運行,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沒有很大的不同。

可是某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看「東京鐵塔」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一直以來,我的生活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在我父母眼裡,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怎麼樣的孩子呢?大學畢業之後一直都有自己的計畫,父母很少干涉,即使有也是以建議的方式出現。當然我並沒有做不好的事,純粹只是從自己認為對或值得的出發點去做;可是,我也幾乎沒有從父母的角度看過自己。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徹底的體悟到為什麼人們說身體髮膚不可毀傷;因為那雖然是自己的身體,但是受之於父母,傷之毀之都會令父母擔憂難過,是大不孝。

人確實很渺小,但是人生在世除了自我實現,還有對於他人的意義。這似乎是很基本的道理。

前幾天買下第一罐給自己吃的維他命,覺得應該好好照顧自己。

如果有一天媽媽不在了,是什麼樣的情況?我根本想像不到。也許跟作者一樣害怕吧!胸口有種緊緊的感覺。發現其實自己根本沒長大,還是爸媽的孩子。

也許看了這本書的人都會想到跟我一樣的事情,才會說「大受感動」吧!看了別人的故事才發現自己有盲點,人還真有點可悲!看完了小說能有一些這樣的體會,算是很值得的收穫。我不認為「東京鐵塔」是很悲傷的書,也不會用「感動」「超棒」「無法言喻」來形容,但是如果有人沒看過,我還是推薦。不過,落淚點很低的人要是哭得一塌糊塗,請別怪我。

附帶一提,作者的筆名真是怪!

2008/1/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c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