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假期去波蘭,一開始只是M隨口提到的。十月初的某一天,不知道為什麼講到台灣,M說:「如果暑假有空,應該去台灣看看耶!從來沒去過亞洲。」又某一天,他開始講哪一天想回波蘭,問我的計畫;知道我沒啥計畫,就問:「那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當然要啊!波蘭耶!本來大概是不太可能自己想到要去的國家,而且完全陌生。我一說,我們兩人就開始很天真的計畫日期。簽證問題,誰也沒放在心上,想說就是跑紐約一趟吧!連M自己都說「應該很好辦吧!波蘭又不是像法國一樣的熱門觀光點」。

不過,波蘭在去年加入了歐盟,也就是需要申根簽證。我很久以前聽過朋友辦申根簽證的經驗,印象雖然模糊,但似乎需要不少文件。我們上波蘭大使館的網站去看,發現到那兒去辦不需要面談(去法國大使館就要),簽證費卻沒比較便宜。申請表上需要申請人表明去波蘭的目的是屬於a. 觀光 b. 拜訪親友 c. 求學 d. 其他其他(想不起來了)。我跟M一起去,想當然爾就填了拜訪親友,然後寫上M家的資料,趁著十月底放秋假,挑了一天上紐約去。

那天老天很不賞臉,氣溫低不說,還下大雨。我一身防雨裝備,撐著大傘,摸黑趕一早七點半的火車,跟一群上班族一起坐到紐約Penn Station。波蘭大使館紐約辦事處離車站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我懶得換地鐵,就步行了二十分鐘,一路上很好走,越走越暖。到了辦事處,大廳根本空蕩蕩,我很高興地把簽證申請書遞給窗口後的小姐。

我想,要在大使館這類地方工作,長相嚴肅大概是基本要求。跟我對話的這位小姐就是如此,跟我打招呼的時候嘴角上揚幅度絕不超過5度,聽完我這個亞洲面孔的人說要辦簽證,第一個問題是我有沒有綠卡(她當然也看到了我的綠色台灣護照)。知道我沒有之後,她開始一欄一欄檢查申請表。看到第二頁,她的臉湊進了窗口玻璃,指著M的名字問我:「這個人是誰?是他邀請你去波蘭的嗎?」

是呀是呀,這人是我的朋友。(應該不需要說太多細節吧!)

小姐注視了我兩秒,說:「listen(這好像是她的口頭禪,她後來至少跟我說了四五次),如果妳的朋友要邀請妳去波蘭,他或者他的家人必須在華沙申請一份正式的邀請函,這大概需要兩個禮拜的申請時間。如果妳的時間不夠,妳也可以選擇以觀光身份入境,那妳就需要先訂好旅館,提供旅館的地址電話,我們會跟他們確認。」

當時我真是欲哭無淚,這兩項我都不能馬上完成,難道我還要再來一趟?可是感恩節前我根本沒有假啦!

我把我的情況說給她聽:我不住在紐約,平時也沒假可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再來辦。沒想到小姐竟然說:「妳不一定得親自來,我們接受郵寄辦理的。」(XX的,這麼重要的訊息,你們網站上幹嘛不寫啊!!)

這位嚴肅的小姐其實人挺好的,很有耐心的跟我解釋所有的情況,寫下了辦邀請函的地點,還給我了一張必備文件的checklist,並抄下了我的名字,告訴我寄東西去的時候可以把這張附在裡面證明我去過那裡。所以我無功而返,下大雨也沒心情在紐約晃,直接坐火車回家。回程的火車上竟然下起雪來,我又濕又冷的回到家,家裡的暖氣竟然壞了!總之,是超狼狽的一天。

那時M人在法國,我只好把那位小姐難以辨識的手寫字母(根本不知道是不是地址,因為不像地址的格式)用email傳給M,M再告訴他媽媽。但是兩天以後從波蘭經法國傳回來的消息並不好,M媽媽先打電話問,那個地方的人說要她備齊各種資料,包括房屋產權證明、房屋大小的證明(還要說明幾個房間),還有好多東西,都需要到各個不同的辦公室去辦,麻煩得要命;而且他們告訴M媽媽:這個邀請函要一個月才能下來,也就是十二月初她才拿得到,然後才能寄來美國。我一聽,立刻就決定不能讓他媽媽為了一個根本拿不到的東西這樣三四頭的跑。有一位朋友教我:上網訂最便宜的青年旅館,看看能不能先不付錢。但是我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先付了押金20塊,打算入了境再取消。M對於去波蘭的簽證要搞得這麼複雜完全不能理解,大概也跟他媽媽抱怨了一下;據他媽媽引述邀請函辦公室的人的話,這麼做是為了防止非法移民,而且是全歐盟國家一樣的規定。M媽媽其實後來還是備好了文件,在可以早下班的一天去了那個辦公室(辦公室三點就關門)。她說門外大排長龍,而且大多是外國人;她直接到櫃臺去問辦事員能不能在十一月底拿到,但是辦事員還是跟她說不行。不過那時候我的簽證申請文件已經寄出了,因為我真的不相信官僚體系會給平民百姓方便。M聽了他媽媽說的事以後說:他覺得那些排隊的外國人真可憐,天氣那麼冷,外面一點遮蔽都沒有;而且這些人很可能不會說波蘭文,要怎麼跟辦事員溝通呢?(因為他想到他自己剛去法國時要用超破法文跟學校行政人員溝通的慘狀)

我的簽證在十二月初寄到,給的時間非常短,只到二月,不知道是不是我申請表填得不對。本來希望最少可以有一年的嘛~~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c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